【专家讲科普】李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4日 17:35: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波, 男,,中国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主治医师,勉县医院眼科主任。国际眼科杂志IJO发表论文一篇,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2019年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年会手术直播

李波,男,,中国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主治医师,勉县医院眼科主任。国际眼科杂志IJO发表论文一篇,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2019年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年会手术直播获奖。率先在省内县级医院开展角膜移植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1.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

1.1 现状

目前全球约4.63亿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达1.164亿。DR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34.1%,由此推算,中国目前DR患者约有4000万。

1.2 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程——DR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

血糖——血糖控制不佳,DR发生风险增加

血压——控制高血压可延缓DR的进展

血脂——控制高血脂可延缓DR的进展

1.3 分类

DR从轻到重分为6个期,Ⅰ期、Ⅱ期、Ⅲ期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Ⅳ期、Ⅴ期、Ⅵ期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者主要区别为视网膜有无异常新生血管。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近年来,医药科技进步很快,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控制黄斑水肿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对已经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帮助新生血管的退缩,尤其新生血管在视神经乳头上无法进行激光治疗时;有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射药物,然后再手术,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

2.1 激光治疗

通过光的热效应,对视网膜进行光凝,使组织蛋白变性凝固,从而阻止反复眼底出血,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达到控制病情的发展的目的。

2.2 抗新生血管治疗(抗VEGF)

DR患者房水中VEGF因子显著升高,过量的VEGF因子可以导致视网膜长出异常新生血管,进而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甚至眼底出血。因此,眼内抗VEGF治疗已经成为DR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对于DME,抗VEGF治疗能够快速消退黄斑水肿、提升视力,已经成为国际各大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

2.3玻璃体切割手术(PPV)

玻璃体是眼内一种半固体胶状的物质,填充于玻璃体腔内。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

如果DR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也没有及时正确地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玻璃体出血1个月以上不吸收,或视网膜有增殖膜,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影响中心视力,必须行PPV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出血清除,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同时进一步进行加强的激光光凝治疗。

由于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章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网址: http://www.gjykzz.cn/zonghexinwen/2022/0424/591.html



上一篇:致敬!青大附院眼科主任赵桂秋荣获“全国三八
下一篇:高咖啡因摄入量可能与增加致盲眼疾的风险有关

国际眼科杂志投稿 | 国际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眼科杂志版面费 | 国际眼科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眼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际眼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