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杂交水稻,中国肝胆外科,眼科医学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11月02日 17:29: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月20日16时28分,“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

5月20日16时28分,“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可谓家喻户晓,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他解决了我国14亿人口多吃饭问题,并为化解世界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研究,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奇迹!


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历史上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

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手术。

他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病理标本库,培养了最多肝胆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目前中国肝脏外科的中坚力量,80%都是吴孟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3代、第4代学生。

在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名患者的生命……


夏德昭,被誉为“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他创建了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创办了《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创立了中国角膜移植术。

同时,为中国著名眼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东北地区眼科学奠基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一届中央咨监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辽宁省委员会第一、二届主委、三、四届名誉主委,沈阳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眼科分会主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主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创者、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毕生矢志不渝地追求眼科学事业,在角膜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和视神经疾病领域造诣颇深,培养了国内外眼科界的多位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百岁高龄仍工作在眼科临床第一线。

三位国士在各自的领域内,

倾其一生,

为国家,为人民,

作出了杰出的恭喜!

人民将会永远记住你们,

愿一路走好!

文章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网址: http://www.gjykzz.cn/zonghexinwen/2021/1102/479.html



上一篇:一场精彩纷呈的眼科临床研究学术盛宴正在进行
下一篇:全国21人,川北医学院教授兰长骏获“中国优秀眼

国际眼科杂志投稿 | 国际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眼科杂志版面费 | 国际眼科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眼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际眼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