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眼科杂志》期刊栏[08/04]
- · 《国际眼科杂志》投稿方[08/04]
- · 国际眼科杂志版面费是多[08/04]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奋骥三十年,知来路,启新(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攀学术高峰,发出最强音 国内外合作交流硕果累累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创新团队,向着学术高峰发起一次次挑战。 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
攀学术高峰,发出最强音
国内外合作交流硕果累累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创新团队,向着学术高峰发起一次次挑战。
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早期诊断标准,并获得眼科界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后在感染性角膜病和角膜诊治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近年来,团队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5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自主研发的组织工程角膜、眼内植入缓释药物等多项成果已实现转化和临床应用,多次受邀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及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报告。
在糖尿病眼表病变防治研究方面,开展了糖尿病角膜病变和干眼的发病机制及创新诊疗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在糖尿病和角膜病领域权威杂志发表,被中华眼科学会评为年度十大创新成就首位和学组科研亮点,并受邀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专题讲座等。
在眼部再生修复生物工程产品和创新药物研究方面,提出了胶体渗透压平衡的脱细胞新理论,创新了角膜脱细胞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产品已实现临床应用;攻克人工角膜材料合成和核心制造技术,完成国家注册审评,填补国内空白;眼内植入免疫抑制缓释药物防治角膜移植排斥技术获得转让;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和移植技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实现临床应用;组织工程角膜内皮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前研究取得新突破。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成功举办了十届青岛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2018年承办的第六届亚洲角膜学会学术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召开,吸引了1500余名国内外眼科同道参会,其中有近200名外籍专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两次获得美国眼科学会(AAO)成就奖,先后荣获亚太眼科学会(APAO)Arthur Lim奖和学术成就奖项—“De Ocampo Lecture”等,带动中国眼科研究走向世界。

新平台、新起点
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
为创新发展,开创未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领导下,筹划启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双积路以南,胶州湾湿地公园以北,会展中心以西,康复大学青岛康复中心以东。研究院主要包括青岛眼科医院红岛院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青岛)等。
青岛眼科医院红岛院区总投资3.7亿元,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张。现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医院建成后,主要服务功能涵盖眼科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防盲等,将整合院区整体的眼科高端人才力量、先进的精准医疗技术和精细化运行管理,不忘“为了人类光明”的初心,努力建设立足山东青岛,辐射周边省市,跻身东北亚一流水平的重要国际化眼科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青岛)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教学综合楼、生活服务楼等,可满足800人教学规模使用。现项目已全面启动,项目建成后,将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资源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防盲等的优势,开展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起点特色临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
展望未来,创新发展
将持续聚焦人才、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
2021年,站在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展望眼科所下一个30年的宏伟蓝图,雄关漫道,惟有奋斗!未来,眼科所将重点聚焦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三大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借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平台优势,落实科教融合战略,补齐人才教育短板,并充分发挥眼科学院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功能,悉心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一代接班人。
平台建设方面,将聚焦实验室平台,努力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成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要着力建设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夯实未来的发展基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眼科所将以解决重大临床问题为目标,持续完善眼科临床、科研、教学成果转化、相互促进、循环上升的创新机制,探索走出具有中国眼科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文章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网址: http://www.gjykzz.cn/zonghexinwen/2021/1004/453.html